云南省化工学校2018年预算编制说明
2018-03-02 17:11
阅读次数:11390次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表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
五、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财力支出情况表
六、部门基本支出情况表
七、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八、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按经济科目分类)
九、部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
十、省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次下达)
十一、省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二、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三、部门政府采购情况表
云南省化工学校是国家公办省级重点中专,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建有应用技术先进的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单元仿真实训中心和完备的工业及大型仪器分析、电工电子、钳工、焊接、PLC等专业实训室和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中心。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校是由云南省贝斯特bst2288化集团主管下的一个独立法人机构,本年内机构无增减变动。
(三)重点工作概述
云南省化工学校狠抓办学质量,持续为社会培养化工等专业的初、中级人才。招生工作作为学校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学校通过联合办学、拓展办学专业等手段为学校的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单位编制2018年单位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0个;部分供给单位1个;特殊供给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截止2017年12月统计,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128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128人。在职实有87人,其中:财政全供养0人,财政部分供养87人,非财政供养0人。
离退休人员110人,其中:离休8人,退休102人。
车辆编制4辆,实有车辆4辆。
2018年单位财务总收入884.0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879.2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4.80万元。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8年单位财政拨款收入884.0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879.28万元,上年结转4.8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879.28万元(本级财力879.28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
(三)关于中职学校生均经费的问题
2016年12月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文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制度的指导意见》(云财教〔2016〕409号),将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从3000元/生?年提高到6000元/生?年。按照云财教〔2016〕409号文件规定,综合考虑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核定在校学生规模和专业办学成本等因素,采用专业类别系数对省属各中职学校实行差异化拨款政策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18年单位预算总支出884.08万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 884.0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79.28万元,项目支出4.80万元。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教育支出810.27万元,占比91.65%,主要用于学校教学业务日常基本支出及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1万元,占比1.00%,主要用于单位离退休人员公用经费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65.00万元,占比7.35%,主要用于缴纳事业单位人员住房公积金。
(二)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经济科目分组(其中基本支出879.28万元,项目支出4.80万元)。
本单位无省对下转项转移支付,无该项情况。
本单位无与中央配套事项,无该项情况。
本单位无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无该项情况。
本单位无政府采购预算,无该项情况。
2018年收支预算数均为884.08万元比上年2017年收支预算数1065.71万元减少181.63万元,减少17.04%,主要原因是在校生人数下降。
无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鉴于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18年决算编制后才能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18年度单位决算时一并公开单位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四)“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10.70万元,比上年2017年预算数11.20万元,减少0.5万元,减少4%。其中公务接待4.5万元,比上年2017年预算数4.8万元,减少0.3万元,减少6%;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6.2万元,上年2017年预算数6.4万元,减少0.2万元,减少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全部为公务用车运行费,无公务用车购置费。无因公出国(境)费。
“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说明:本年“三公经费”比上年年初预算均减少,主要原因是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开支,尽力压缩“三公经费”开支,严格遵循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只减不增的要求。